江南官方(中国)总部 >江苏高考 >江苏江南官方(中国)总部 >江苏大学点评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江苏 大学点评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凡符合生源所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第十四条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学校对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无要求。

第十五条学生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

第十六条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按招生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七条我校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第十八条学校按照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分类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九条学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若生源不足,则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或者按规定提取其他志愿录取。

第二十条对江苏省普通类进档考生的录取采用: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对江苏省外普通类进档考生的录取采用: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

第二十一条普通类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原则。对于进档考生,我校将采用“分数优先(即分数清)或志愿优先(即志愿清)”的录取方式。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对江苏省艺术类考生,使用省专业统考成绩录取,按照考生的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排序。

第二十二条普通高考各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宠物医疗技术(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水生动物医学(专科)农林牧渔渔业类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现代农业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药品质量与安全(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动物药学(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数控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药物制剂技术(专科)生物与化工药品制造类
中药制药(专科)医药卫生中医药类
生物制药技术(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水产养殖技术(专科)农林牧渔渔业类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动物营养与饲料(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畜牧兽医(专科)农林牧渔畜牧业类
园林技术(专科)农林牧渔林业类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园艺技术(专科)农林牧渔农业类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报考后,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布。根据历年的情况,具体时间如下:

1. 提前批次:预计在7月上旬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提前批次是高考志愿中最早进行的一批,因此录取结果也会相对较早出来。

2. 本科批:预计在填报志愿后25天左右可以查到录取结果。本科批通常在提前批次之后进行。

3. 专科批次:专科批次的录取结果通常会在填报后的5-7天或10天左右公布,具体取决于所在省份的录取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之间公布时间有差异,具体还是以当地招生办出的公告为准。此外,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可能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因此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9月,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学校是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2001年6月,独立升格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更名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同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项目验收;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成为江苏省8所卓越高职院校之一。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坚持报国兴农。学校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439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9万多平方米,纸质(电子)藏书206.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4亿元;已经形成以凤凰路校区、迎宾路校区、红旗大道校区(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创新大道校区(江苏中药科技园)的四校区办学格局;建有“四区四基地”产教深度融合育人平台,拥有国家实训基地3个和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21个、36个院内实训基地和7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拥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创新团队和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坚持特色兴校。学校坚守“农”,紧扣“牧”,紧盯“特”,紧抓“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农牧专业特色优势更加凸显。围绕农牧产业链设置31个专业,“3+2”“4+0”“0+2”本科专业10个,牵头制订了国家高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专业目录以及10个专业建设标准,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医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15个专业领先全国,建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央财支持建设专业4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4个,江苏省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7个,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涉农专业和涉农学生比例均超75% 。

坚持人才强校。学校从党管人才的政治高度、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立德树人的使命高度,突出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着力打造报国兴农的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8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4人,教授101人(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3人),正高职称教师数量在全国农业高职院校名列前茅,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2.15%、“双师”素质教师占91%。获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1人,省水禽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和岗位科学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0人,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1名、第三层次27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65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9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45人、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院荣获“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称号。

坚持质量立校。学校形成了“德技融合、共生共长”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三协同、四结合、五优化”德技并修育人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农牧类专业人才,赢得全国职教界广泛赞誉。近年来,已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奖100多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在“挑战杯”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银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在“振兴杯”竞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获省级优秀论文33项、优秀毕业设计团队12项,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坚持科研促校。学校近五年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近2亿元(其中纵向经费超过1.5亿元,横向经费4667万元);承担科技部重点专项、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姜曲海种猪资源保护能力提升”等中央财政重大项目4项,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和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等省级重大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奖19项,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1个。学校拥有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创新团队负责人、基地主任共8名;培育推广畜禽新品种6个、新技术155项,建成技术推广示范基地26个,制定地方、行业企业标准23项,服务企业1412家,培训高素质农民15万人次,科研和社会服务竞争力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五。学校充分发挥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优势,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荣获“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江苏省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培训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创建的“三三三”贯通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荣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农民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案例入选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并作为唯一职业院校代表受邀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交流  。

坚持开放办学。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牵头成立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与58所海外机构开展合作;做强“留学苏牧”品牌,建有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省级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8门,引进专业原版外文教材17部;累计培养了48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1200余人。打造“丝路农坊”境外办学品牌,在安哥拉、坦桑尼亚通过“助企出海”服务“走出去”企业,在印尼、老挝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获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卓越奖。学校先后获评省“留学江苏培育学校”、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首家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的高职院校。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向建设农牧职业技术大学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