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方(中国)总部 >辽宁高考 >辽宁江南官方(中国)总部 >辽宁大学点评 >

2025年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辽宁 大学点评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六、招生录取原则

1.调档比例

我校除了二年制服装设计、装潢设计、数控技术专业“3+2”对接外,所有专业按不超过120%调档,在辽宁省的调档比例为100%。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在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补充一条规定:

鉴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的特殊性,建议报考该专业的考生身体条件应为:女,身高1.60米以上;男,身高1.70米以上;且五官端正。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

(1)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

(2)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只录取参加省级艺术类统考且成绩合格的考生。

各专业在艺术专业课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文化课总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按艺术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折算后的综合分由高至低录取。综合分折算方法:综合分=艺术专业课成绩×2+文化课成绩;无外语小分限制。

(3)空中乘务、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空中乘务方向)专业录取办法:

只录取参加省级专业统考且成绩合格的考生,若不组织此类专业统考的省份则只录取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且成绩合格的考生。

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若通过本省文化课总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在此基础上按专业考试成绩由高至低录取;无外语小分限制。

注:如果所在省招生部门有本省规定的录取原则与办法,按所在省招生部门的录取原则和办法录取。

4.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

在录取中执行省招考委关于加分、降分投档以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照顾录取的规定。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专业安排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

对于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理科按数学、语文、外语成绩排序从高到低录取;文科按语文、外语、数学成绩排序从高到低录取。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休闲体育(专科)教育与体育体育类
移动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科)交通运输铁道运输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科)交通运输水上运输类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科)轻工纺织纺织服装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视觉传达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建筑室内设计(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科)旅游旅游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人物形象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旅游旅游类
旅游管理(专科)旅游旅游类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科)轻工纺织纺织服装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大数据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数控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科)交通运输航空运输类
空中乘务(专科)交通运输航空运输类
民航运输服务(专科)交通运输航空运输类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简介

时尚大连、浪漫之都——滨城大连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和旅游城市,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著名的服装城、足球城、旅游城和宜居城,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拥有五十八年职业教育辉煌历程的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位于钟灵毓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连市金普新区。她的前身为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8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设置,成立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是辽宁及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轻工类高等职业院校,大连地区唯一一所省属公办高职专科院校,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优秀),大连市高水平学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兴辽卓越专业群“双A校”建设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078人,学校拥有各类专业工作室、教学实训中心共144个;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毕业生顶岗实习基地331个;固定资产总值2.90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58.27万册。

学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根据辽宁省及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明确培养方向,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辽宁省轻工和消费产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七院二部。即纺织服装学院、财商文旅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部。开设艺、文、工、管四大类38个专业,已形成纺织服装类、艺术创意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五大专业群。其中,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专业和省双高示范专业各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兴辽卓越高职专业群5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9个,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个,省级产业学院5个,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8个。现代纺织服装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被批准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服装与服饰设计三个专业被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获批辽宁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获批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酒店管理等8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或品牌(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教职工408人,现有副高职称以上85人,双师素质教师18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39名,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省级青年教育科研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2人,国家青年服装设计师1人,辽宁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十佳版型师11人,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师2人,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成就奖4人。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成就奖4人。学校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项目9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财政支持的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项、辽宁省发改委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3项;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6项;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4个;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6个;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9项;已完成省级及以上纵向课题6项,现主持省级纵向课题31项;已完成市级以上教研项目300余项,现主持市级以上教研项目90余项;4项服装类加工贸易单耗标准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鉴定;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设计以及技术服务项目85项,到款额384.3万;获国家授权专利400余项,软件著作权15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19项,到款额38万;成立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6个,配套经费46万。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教师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7部,省级规划教材16部;发表高水平论文34篇,其中SCIE 13篇,SSCI 3篇,EI 6篇。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课件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70余项,在2023年辽宁省教学能力大赛及大连市教学能力大赛中均获得团体总冠军。

学校独立办学以来,有1800余人次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金奖共计47人次,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学创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省级奖项170余项,其中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银奖1项、铜奖1项;首届民航院校空中乘务职业技能大赛东北赛区复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工智能算法应用赛项荣获一等奖;2021年第六届“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财会职业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4项,银奖2项。我院服装专业学生在大连服装节举办的省市服装院校擂台赛中已连续7年获得团体冠军,实现“七连冠”。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特别组织奖”、“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奖近60项。

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整体实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超过96%,省内就业率达到80%以上;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平安校园、环境友好学校、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服装行业优秀人才培养院校奖、辽宁省高校文明食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思想,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昂首阔步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