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科技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安徽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安徽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安徽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安徽科技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本科) | 工学 | 农业工程类 |
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智慧农业(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器人工程(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质量管理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类 |
城乡规划(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生物制药(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风景园林(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生物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动物科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生产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动物医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建筑学(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药物制剂(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中药学(本科) | 医学 | 中药学类 |
药学(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工业设计(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车辆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环境工程(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农学(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翻译(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金融工程(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安徽科技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安徽科技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安徽科技学院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起始于1950年的皖北高级农林学校,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凤阳农业专科学校、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3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2.1万人,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秉承“明德、致知、笃行、创新”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安科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五大战略,形成了以农科为特色、农工管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先后获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实施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现有安徽省凤阳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35个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5个,省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双创实践教学中心1个。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电子图书134万余册。
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获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专业领域招收研究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3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紧缺人才纳入提前批次招生,开展地方专项和安徽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招生工作。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400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名师30人,省级教坛新秀48人。
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9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选育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44个,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32项。授权专利18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500余件,连续五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16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开展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生教育,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教风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励1353项,其中国家级212项。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较高比例,部分专业考取率达60%,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迈向新的历史征程,新一代安科人坚持以**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早日建成现代化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