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方(中国)总部 >山东高考 >山东江南官方(中国)总部 >山东大学点评 >

2025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山东 大学点评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报考方法:参加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考生,凡是高考成绩达到二段线者(外省考生达到所在省规定批次线),在各省考试院规定的时间以规定的方式填报我院。
第十四条 男女比例:报考各专业不限男女比例。
第十五条 对考生体检身体健康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规定。
第十六条 录取规则: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录取政策和划定的录取分数线执行,根据各省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录取原则进行录取。专业志愿分配按照公布的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遵循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在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录取时,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首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安排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若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按分数优先原则调剂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专业;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录取时,各专业均不提选考科目要求,外语语种不限,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择优录取。
艺术类专业投档原则、录取规则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规定执行。我院不进行艺术类专业测试,艺术类统考专业使用省统考成绩。艺术类专业志愿录取原则,对达到山东省艺术类专业最低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报考我院的考生,按照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招办咨询电话,学校招生信息网,录取通知书等。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类
广告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职业指导与服务(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类
供应链运营(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区块链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集成电路技术(专科)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机电设备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机电设备类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科)财经商贸金融类
智能焊接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医药卫生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建设工程管理(专科)土木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类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类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国际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经济贸易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应用电子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软件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大数据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数控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现代物业管理(专科)土木建筑房地产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类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55年。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单位,山东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单位。

学院位于泉城济南,现有槐荫和长清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建筑面积49.7万平方米,现有高职专科在校生13400余人,中职阶段(含技工、五年一贯制前三年)在校生3200余人。校内实习实训场地面积121365平方米,实训室218个。建有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焊接、新能源汽车、商品展示、新媒体直播、智慧物流、家具木工等8个实训中心,可满足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数字商贸、智慧物流等领域技能培训,年实训规模超35600人。

学院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围绕产业办专业。设有智能制造系、电气及自动化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现代城市系、工商管理系、劳动经济系、基础(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课教学部、技师部等10个教学系部。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主体,电子信息类和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两翼”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自动化、汽车维保、现代商贸流通、城市艺术设计和智慧财经7个专业群,有43个高职招生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是全国率先实行“双证书”制度的高职高专院校,大专毕业生经考试合格,能同时获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推出“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形成“专科学历+技师资格”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经验。

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38人、副教授16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1.1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1人、齐鲁工匠1人、泰山领军人才1人,全国技术能手11人,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山东省首席技师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技术能手72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个。获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4个。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教学资源丰富。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4个,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资源库项目8个,获评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7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创新行动发展计划骨干专业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山东省特色专业7个,牵头或参与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7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入选第44、45、46、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获批山东技能大赛研究中心。近三年来,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获国赛一等奖38项、二等奖27项,省赛一等奖150项,二等奖78项。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

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内涵。获评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牵头建立全国高档数控装备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成立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在37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联想集团、瑞典斯凯孚、豪迈集团、开泰集团、日立电梯、等国际化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实现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网商教育科技集团、济南博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共建智能制造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

学院扎实推进科教融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十四五”以来,获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9个。立项省级教科研项目70项,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84项,取得发明专利94件,服务企业130余家,开展横向服务项目64项。立项省内唯一的“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主旨省级科普基地。是全省首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设立山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指导站。面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农民工、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开展培训,年均培训超2万人次。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写好“引进来”“走出去”两篇文章。与韩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院校、企业、机构等在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国际资源引进和输出、师生双向交流、国际中文教育、科研合作、文化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关系。对外输出国际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课程资源15项,连续两年荣膺EducationPlus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

学院凭借扎实的人才培养、优秀的毕业生质量形成了就业领域广、专业对口程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就业格局,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8%以上。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示范校”,入选“改革开放30年山东教育总评榜——最具就业推动力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品牌影响力50强”、“综合实力前十强国办高职”“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认可高校”,“最受网民欢迎高职院校”。

近七十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和创新赋予学院深厚的底蕴。站在新起点上,学院将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高端引领、特色立校、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的办学方针,大力倡导“卓越技能,出彩人生”人才成长理念,为每一名学子铺就技能成才报国之路。